top of page
作家相片琉璃筆

刻劃在木板上的時代軌跡(浮世繪)

日本江戶時代(1603年-1868年),又稱德川時代,其時政治相對安定,經濟活動及各式文化得以迅速發展,當中便包括浮世繪。 浮世繪多是一種木雕版畫,算是早期的印刷形式,也有一些手繪作品(肉筆浮世繪),主要用於插圖和書籍封面。它描繪了當時日本市民生活中的各種場景。浮世繪,字面意義為「浮世的畫」,其中“浮世”意指轉瞬即逝、短暫的人生。而“浮世繪”這一名稱,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種藝術形式的精髓:捕捉唯美瞬間,定格流逝的時光。浮世繪的主題多樣,涵蓋了美人畫、風景畫、役者繪(描繪歌舞伎演員)以及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等。


浮世繪是一個協力製作的過程,涉及畫家、雕版師和印刷師三方緊密合作。首先,畫家會創作一幅設計圖,並標示出不同的顏色區域。接著,雕版師按照畫家的設計圖線條進行雕刻。由於每一種顏色均需要單獨的木板,因此一幅多色浮世繪需要使用多塊木板來完成。最後,印刷師將雕刻好的木板髹上顏料並進行拓刷,多次重複,直到作品完成。整個過程講求高度默契,任何一個步驟失誤都可能影響作品的質量。 浮世繪初期主要是以單色墨畫為主,稱為“墨摺繪”。這一時期的作品多數描繪京都和江戶(今東京)的生活場景、風俗以及人物等。

浮世繪(貓咪小偷)

到了18世紀中期,浮世繪進入了多色版畫時期,稱為“錦繪”。這一技術的發展使作品能夠表現出豐富色彩,風格更加多樣化。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畫家,如鈴木春信、喜多川歌麿和東洲齋寫樂。他們的作品以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的肖像畫著稱。 19世紀中期,浮世繪逐漸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,題材和風格也有所變化。與此同時,攝影術和西方版畫技術的傳入,使得浮世繪的創作逐漸衰落。即便如此,這一時期仍然出現了一些優秀的作品和藝術家,如月岡芳年和河鍋曉齋,他們在作品中注入創新的元素,如現實主義及誇張手法。浮世繪也對西方藝術(透過茶葉的包裝紙傳入歐洲),特別是印象派和現代主義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許多西方藝術家如梵高、莫奈和德加都受到了浮世繪的啟發,從而促進了東西方藝術的交流融合。 今天,雖然浮世繪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,但仍然有一批致力於保持和傳承傳統技藝的工匠和藝術家。他們遵循古老的製作流程,從手繪原稿、木刻雕版到手工印刷,每一步都保留著浮世繪的傳統工藝。另外,現代的浮世繪藝術家也在尋求突破,將浮世繪的元素與當代藝術風格互相結合。一些藝術家利用數位技術和現代印刷,創作出具有浮世繪風格的作品,這些作品色彩鮮艷,構圖方面亦更具時代感。

浮世繪(花道美人)

浮世繪的魅力,不僅僅在於畫中的景物,還有背後的故事與含義;不僅僅是藝術的呈現,更是文化的傳承。總的來說,浮世繪或許不像江戶時代那般流行和普及,可是其影響力和藝術價值依然存在,並在不斷變遷的時代中,刻劃出獨特的軌跡。


圖: PuiPui

文: 琉璃筆 編: 吳志宏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